马云强化价值观并给新员工发展建议
一直以来马云给人的印象都是逆向思维,敢于打破常规的。以至于“出人意料”事情也常常发生,马云在对阿里巴巴的价值观和文化的重视方面,似乎一直没有松懈过,甚至包括新员工。马云曾经给新员工写公开信时表示:“阿里巴巴不满3年的新员工要‘听话’——3年内需经看、信、思考、行动、分享五步走。”
“刚来公司不到一年的人,千万别给我写战略报告,千万别瞎提阿里巴巴发展大计,谁提,谁离开!”在一周前写给入职新人的一封邮件中,马云这样写道。
过去几年间,笃信进化论的马云,常常为80后、90后说话,说他们会改变世界。而这一封措辞严厉的邮件,说明什么?马云怎么了?
马云强化价值观
将邮件视为批判80后、90后可能有些偏颇。此前马云一直赞扬这一代。他坚信一代胜过一代。去年4月曾说:“假如我们对他们失去信心,那么我们对未来的信心全是假的。”他甚至反思,80后、90后们比他这一代更懂未来,“只不过我们不愿意倾听而已”。
但马云口中的孩子们逐渐长大,成为阿里的员工时,他们强调个性、追逐自由的心理与阿里价值观之间显然开始发生矛盾了。
马云邮件给出了他的答案,他要维护其设定的阿里价值观的纯洁性。所以不难理解言辞中透露出的强势意味——不要问,接受并忠实执行。马云需要让他们变成价值观下的阿里人。
这已是今年以来马云第三次以邮件形式传达企业价值观了。这个倡导拥抱变化,常为80后、90后员工呐喊的企业家,流露出的是一种危机感还是自信?
马云的信留有余地,对于那些在公司工作三年的员工讲的话,他表示“一定会洗耳恭听”。
“我们喜欢小建议、小完善,我们感恩你的每一个小小的完善行动。”马云说,进入公司后按五步融入,分别是看、信、思考、行动和分享。
按照要求,新员工要多观察、少发言,同时要相信公司的人、使命、价值观,“假如不信,选择离开”;信了之后,则要仔细想如何为实现公司使命作贡献,进而执行,然后才是分享,“这时您的观点才真正珍贵”。
马云说:“可以有不同的观点和意见,我们一定会认真倾听,但不一定会按你说的做,也不一定会给你好脸色。”
这封长达3000多字的邮件,缘于公司内网有关民主自由的讨论。淘宝内部人士说,公司内网目前民主讨论的气氛不错,一段时间以来,公开点名质疑高管、价值观甚至都不触发高压线。
但这次马云显然有所不同,他选择了“立规矩”。
马云说他欣赏民主气氛,追求建立自由开放的环境,但公司不缺战略,不缺主意,更不缺批判,缺的其实是把战略做出来的人,把主意变现的人和把批判变建设性完善行动的人。
马云建议年轻人发展五步骤:看,信,思考,行动和分享
针对公司新员工与社会上普遍弥漫的浮躁情绪,马云日前在阿里巴巴内部网站发表了一封信,主要针对的是入职不满3年的员工,但许多观点放在当前社会同样适用。在邮件中,马云再次强调了年轻人应该有感恩之心以及敬畏感,同时他也提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设性的意见。
针对他看到的,“今天很多同事来了没有几天就开始指责和批判一切”,以及社会上弥漫的近乎于批判一切的声音,马云旗帜鲜明地表态称,“讨厌那些对昨天不感恩,对明天不敬畏的同事”,但他也对“今天年轻人的浮躁和做事说话的态度”深表理解,因为“我们都这么年轻过”。
同时马云进一步提出,“中国一直不缺批判思想,今天的社会能说会道的人很多,能忽悠大家的很多,但真正完善建设的人太少”,归诸于一家公司的运营,马云说,“公司其实缺的是把战略做出来的人,把idea变现的人。把批判变建设性完善行动的人!”
他鼓励员工多看清自己,平静下来问自己三个问题“1、我有什么,我凭什么。2、我要什么。3、我必须放弃什么。”
他给年轻人提出一些建议,在三年时间里“认真按看,信,思考,行动和分享五个步骤”发展自己。
1、看。来公司先看,少发言。观察一切你感兴趣的人和事。从看和观察中学习了解阿里。当然最好带欣赏和好奇的态度去看。
2、信。问自己信不信这家公司的人,使命,价值观……信不信他的未来。假如不信,选择离开,离开不适合自己的公司是对自己和别人最负责的态度。
3、思考。假如信了,留下了就仔细想想自己可以为实现这公司的理想和使命做些啥。思考自己留在这个公司里,团队和工作有我和没有我,有啥区别?我们欣赏想当将军的士兵,但我坚信一个当不好士兵的人很难成为优秀的士兵。
4、行动。这是最难的。懂道理的人很多,但能坚持按道理办事的人太少。行动是真正说明思想的。行动也是要有结果的。我们是为努力鼓掌,但为结果付费的公司。
5、分享。经过看,信,思考和行动后,您的观点才真正珍贵,必须和新来的和以前的同事分享……我们期待的是分享性批判。
上一条:
老板发红包给员工要注意什么
下一条:
美发店为何及如何建立发型竞赛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