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感动员工也是一门管理学问,感动管理作为一种全新的管理理念至今未得到管理学界的重视。感动管理作为柔性管理将成为21 世纪的主要管理理念之一。“感动”是人心理质变的临界点,受感动的人会产生触动和内化并进而产生心灵净化和行为提升。感动管理实施对管理人员综合素质要求很高。管理者必须做到:身先士卒,身体力行,以良好行为来感动员工;以身作则,勇于承担责任,以责任意识来感动员工;注重细节、体贴入微,从细节上关心和制造感动;尊重员工,了解需要,从需求和价值实现上做到以人为本;体现亲和、建立愿景,培养良好家庭情感。同时,感动管理还需有相适应的企业文化作支撑。
那么,“感动管理”过程如何实施呢?
1.建立共同愿景:
感动管理首先要求员工有共同的企业制度文化和核心文化,并严格遵循企业核心文化中共同的企业愿景、企业经营哲学、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为共同的目标而奋斗。
2.了解员工需求:
员工需求涉及到方方面面,作为管理者必须深入了解。美国着名心理学家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提供了分析指南,特别是对员工的迫切需要和细节需求更要了解。当然,在感动管理中有效地创造需求也同样重要。
3.制造感动机会:
在管理工作过程中,管理者必须学会制造感动,这也是作为感动管理者必须具备的善谋素质。如定期举行座谈会,听取员工意见,特别是举行各种比赛或庆祝员工的生日宴会等方式满足了员工低层次和高层次需要从而让员工感动。
4.员工心灵感化:
管理者提供给员工的感动教化无疑对员工的心灵带来极大的触动和标杆作用,使得员工改变原有错误观点或倾向甚至抵触情绪,并且把这种“让人感动”的品质带给顾客。
5.感动执行开始:
员工心理发生质变,并把这种让人感动的品质在顾客身上付诸实践。他们会根据公司文化、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并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来处理一些意想不到的、但又让顾客感动的事情。
6.公司绩效产生:
感动管理的后续效应即是公司绩效的产生,相对于一般管理,这种绩效是连续的、持久的、能产生裂变效应的价值。
感动一个人其实很容易,给予他足够的关爱就可以了。正所谓“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受到感动的员工,你完全可以放心的交给他任何工作。因此,感动管理作为一种“内驱动管理” 将显示无穷的生命力。“感动管理”,会让你的员工爱上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