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上如何把握琢磨事和琢磨人的度
琢磨事和琢磨人,是一个硬币的两个方面,放弃哪一面,都不合适。琢磨事与琢磨人就如同一个包子中分别包了两种馅,包子的味道如何,取决于这两种馅的比重。在不同的阶段,这两种馅的比重不同。基层员工要以琢磨事为主,中层员工要多琢磨事,适当琢磨点人;高层管理者要以琢磨人为主,琢磨事为辅。
琢磨事,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工作不是游戏,想玩就玩;工作不是恋爱,需要投其所好。公司是个营利组织,要为组织贡献价值,才能生存。工作更像是婚姻,你需要忍耐,需要从点点滴滴中学会经营。人际关系、个人能力、沟通能力等等都很重要,但是立身之本还是事情本身。老板会因为你创造了价值而雇佣你,而不会因为你人际关系好而雇佣你。说白了,一个人做事的能力才是立身之本,其他都是辅助要素。
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所以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价值的,而人是琢磨不完的,应该将精力聚焦在琢磨事情上来。很多人把时间和精力花在琢磨人上,结果耽误了琢磨事。
中国有相当多的老板是做业务出身,做业务,琢磨事,为他们积累了丰富的基层经验。而那些醉心于琢磨人的人,往往很难做成事。
那是不是说,琢磨人不重要,当然不是。“种花须知百花异,树人要懂百人心”,要想被提拔,还是要懂人性。
西汉开国丞相萧何是一个善于琢磨事的人,但却被刘邦怀疑心存异志。为了打消刘邦的顾虑,他也做了一些强取豪夺的恶事。水至清则无鱼,皇帝有了下属的把柄,心里便踏实了很多。萧何关键时刻,琢磨透了老板的心思,得以善终。
在我看来,琢磨人有时候就像一盒火柴,一味重视它,有些荒唐;如果不重视它,那就很危险。
一个优秀的职场人明白,办公室不仅仅有政治,更重要的是要讲策略,以事情为导向,而不是以人为导向。
那么,在实际工作中,职场人应该如何把握琢磨事和琢磨人的度,从而获得提拔的机会?
一是要让老板信得过、靠得住。
谁不愿意用自己人呢?因为自己人更可靠。要琢磨老板的心思,成为老板的心腹。我们常说:机会面前,人人平等,但是机会并不会平均分配。成为老板的心腹,就会获得更多提拔的机会,成长的机会。
二是要琢磨大局。
琢磨事,不仅要小处着手,更要大处着眼。公司毕竟是个整体,老板会优先考虑整体利益。如果你是一个基层员工,你所在的团队就是一个整体;如果你是一个部门总监,你的部门就是一个整体。你要明白大局之上还有一个大局,小团队、小部门的利益要服从整体利益。
三是要有进取心。
爱琢磨事的人,往往进取心更强。而老板喜欢有上进心的人。要“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想着盘里的,惦记着地里的。”很多老板乐意提拔和培养肯吃苦的人,就是因为吃过苦的人,有斗志,以事情为导向,成长潜力大。
四是要嘴巴严。
哪个公司没有秘密,哪个老板没有禁忌?说三道四的长舌妇,往往最不可靠。雍正帝曾说:“慎密二字,最为要紧,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可不畏乎?”悟透了这段话,就学会了职场做人之道。
五是要人缘好。
你要和你上下左右的人都要搞好关系,即使是竞争对手。一个人,付出热心,就会获得别人的热心;付出真诚,就会收获别人的真诚。与同事处好关系,成为朋友。良好的人际关系,能为你的提拔加分。
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琢磨事好比是“质”,琢磨人好比是“文”,两者共同发展,方可大成。对于企业而言,一个人的职位越往高层升迁,就越要重视琢磨人,选人、育人、留人、用人是管理者的重要职责。
其实,琢磨人也好,琢磨事也好,关键看你处在什么样的位置上,在什么山,要唱什么歌。老板想提拔什么样的人,和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只是一个问题的两个侧面。
上一条:
老板会提拔有心计的员工还是实在的员工
下一条:
选择什么样的老板才是好老板?


